掃墓的節日─清明  

『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;借問酒家何處是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』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杜牧所寫,描述了清明節日的天氣,也點出外鄉遊人無法回掃墓祭祖的心情,可見清明掃墓由來已久。而為何掃墓這天要稱之為清明?在《曆書》中有載:「春分後十五日,斗指丁,為清明,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。」,也就是說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一個,而這一天剛好與國曆的四月四日或是五日相吻合,後人才訂四月五日為清明節,與除夕、中元、重陽為民間信仰裡四個祭祀祖先的重大節日。

        不過有些地方除了以大年初一或是冬至為掃墓祭祖日以外,也有以農曆的三月三日這一天為掃墓祭祖日。在連橫《台灣通史》中記載:「三月初三日,古曰上巳。漳人謂之三日節,祀祖祭墓。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;嘗,春祭也。 祭以餑餅,治牲醴,掛紙錢,歸乃食之。餑餅以麵為衣,內裹蔬菜,炸油者謂之 春餅。嘗墓之禮,富貴家歲一行之,常人則兩、三年一行。婦孺歸時,各插榕枝 於髻,以祓不祥。」,在文中提到漳州人以三日節掃墓,泉州人則以清明,是因渡台墾居時,漳泉械鬥嚴重,為防為了祭祀所用牲禮物品的提供不足,故當時官方便定凡漳籍者以三日上巳為節,泉人則以清明掃墓為日。

        其實在於古代之時,會以清明時節作為掃墓之日,是因清明恰逢季春之時,郊外山中,風光明媚,百花盛開,以此日作為掃墓祭祖之日,不只有飲水思源之意,也順道達戶外踏青之行。

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助理 楊一樂

 

 #加入拜門口會員,享有百元抵用金,並有機會抽『江蕙演場會票』一張喔!立即前往註冊 www.buymancall.com  

#加入拜門口會員,享有百元抵用金,並有機會抽『江蕙演場會票』一張喔!

立即前往註冊 www.buymancall.com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拜門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